寬松的流動性環(huán)境下,金融屬性成為倫銅在11月11日刷新歷史高點的主要推動因素。隨著愛爾蘭爆出債務危機,引發(fā)市場恐慌情緒,銅價在11月12日開始大幅回調,并一度擊穿8000美元關口,隨后依托著60日均線的支撐走出振蕩盤整行情。上周,國內外銅市均擺脫振蕩局面展開強勢反彈,倫銅在12月7日盤中再度刷新歷史高點至9044美元,銅價開啟“9”時代。這一次,銅的商品屬性——供求面成為主導。歐元趨穩(wěn),美元滑落,基本金屬壓力消減愛爾蘭拯救行動及減赤計劃的出臺,并未立即得到市場認可,擔憂情緒繼續(xù)蔓延至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比利時。不過,當歐洲央行宣布大手筆買入葡萄牙及愛爾蘭國債之后,市場恐慌降溫,CDS迅速回落,歐元趨穩(wěn)。經濟數據方面,歐美與中國PMI數據理想,美國房市及德國零售數據大幅好于市場預期。在市場環(huán)境較好的狀況下,風險偏好轉換,資金流出低風險的國債市場,轉而流入股市、商品、能源、貴金屬市場,這些市場均出現較強勁的反彈,同時美元也出現了走弱跡象。歐洲方面,歐元區(qū)國家短期再次出現償債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歐洲政府決策與行動遲緩、人為失誤不斷,給投機勢力可乘之機,同時歐洲大國對此也采取默認態(tài)度,主要原因是弱歐元有利于出口。目前的愛爾蘭債務危機與年初的希臘危機不同,歐洲有穩(wěn)定機制(EFSF)保底,即使再有國家出現償債能力問題,違約的風險也大。美國方面,勞工部12月3日公布的11月份非農就業(yè)數據大幅低于市場預期,9.8%的失業(yè)率成全了伯南克的QE2,美國內部挑戰(zhàn)量化寬松的聲音相對減弱。伯南克已經將自己的一切都押注在QE2上,并在公開采訪中表示,如有需要他會毫不猶豫地推出QE3,寬松貨幣環(huán)境會維持下去。
綜合來看,歐洲再度出現債務危機的概率較小,美國寬松貨幣政策仍將延續(xù),歐元有望企穩(wěn),美元中長期走弱預計不變,基本金屬壓力將有所緩解。庫存持續(xù)下降,現貨高升水支撐銅價
從2009年至今年10月份,銅價一路攀升,LME現貨銅對期銅始終保持貼水狀態(tài),這種局面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遭受金融海嘯沖擊的實體經濟尚未恢復元氣,對于有色金屬的消費依舊疲弱,另一方面銅市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只是在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下,國際炒家利用所謂的“經濟復蘇的預期”不斷炒高銅價。但今年11月份之后,銅市場逐漸走出現貨銅貼水狀態(tài)。11月30日,LME現貨銅對3個月期銅升水達60美元/噸,創(chuàng)下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新高。據12月7日LME公布的數據顯示,LME現貨銅相對于3個月期銅的升水依然達到30.25美元/噸,表明近月合約的交割供應量正在漸漸減少,F貨升水突破兩年來的振蕩平臺,將對銅價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 另一方面,庫存作為各國供需的重要參考指標,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出全球各個時期的真實需求。近期美國的制造業(yè)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并非想象中疲軟,加上中國需求足以實質性拉動全球的有色金屬消費。國際銅業(yè)研究組織(ICSG)在最新的月度報告中稱,2010年前八個月全球精煉銅消費量超過產量36.3萬噸,2010年前八個月,全球表觀消費量較上年同期增長8.3%,約合100萬噸,主要因為歐盟、日本和美國消費量在復蘇。上述三個地區(qū)的消費量分別增長12.5%、30%和7.5%。
另有消息稱,摩根大通目前在LME銅庫存中持有量為50%至80%,因摩根大通、高盛等各大國際投行正在計劃推出現貨銅ETF基金(交易性開放式指數基金),允許散戶投資于存放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倉庫的現貨銅,這意味著ETF交易必須有實物銅作為后盾。現時,庫存量逐漸下降以及現貨銅價繼續(xù)保持升水狀態(tài)是期銅價格上行的重要條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若銅價想要延續(xù)近期的漲勢,需要經濟的進一步好轉,進而拉動全球銅消費。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成為過去,銅市回歸供求面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上述中國貨幣政策立場的轉向只是對過去數月政策執(zhí)行情況轉變的一種官方證實。目前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對通貨膨脹及資產價格泡沫的控制,并逐漸改變了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及之后完全專注于推動經濟增長的做法。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成為過去,未來銅市的主導力量將由資金推動回歸到供求面。從供給看,巴克萊報告顯示,明年的銅需求量將增加4.2%,而全球產量僅增加2.6%。力拓預期2011年全球銅供應將出現實質性短缺,中國可能不得不動用戰(zhàn)略儲備,以協(xié)助滿足需求。 從需求看,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銅材的需求在逐步增加,自2001—2009年以來,中國銅材產量維持近20%的增速,根據2010年前三個季度的銅材產量數據預計,今年銅材產量將突破1000萬噸。江西銅業(yè)預計2011年中國銅需求增長超過9%。麥格理預計2011年中國電網的銅消費量將由2008—2010年間的每年70萬—80萬噸增至逾100萬噸。另外,“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在七大戰(zhàn)略產業(yè)最多投資達1.5萬億美元。
綜上所述,基本面看,外圍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未變,步入“十二五”后中國消費依然值得期待;全球銅庫存持續(xù)下滑,加劇了市場對于供應短缺的憂慮情緒;現貨高升水有助于支撐銅價。技術上,目前銅價運行在6月份以來的上升趨勢線之上,操作上建議延續(xù)多頭思路。 |